首頁>要聞 要聞
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吁2015年內(nèi)達成BIT
9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出席第七輪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的美方代表。中新社發(fā) 劉震 攝
中新社北京9月18日電 (記者 董冠洋)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第七輪對話18日在北京閉幕。雙方呼吁中美政府在2015年內(nèi)完成中美雙邊投資協(xié)定(BIT)談判。美國全國商會常務副會長薄邁倫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希望此次‘習奧會’能夠推動BIT取得進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22日啟程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BIT談判預計是“習奧會”的重要議題之一。在為期兩天的對話中,BIT也成為兩國工商界關注的焦點。
“BIT談判具有戰(zhàn)略意義,我們希望看到在信息技術、能源、醫(yī)療、教育、基礎設施方面有更多的投資機會,希望中美企業(yè)之間簽署更多重要協(xié)議,比如拉斯維加斯-洛杉磯高鐵,因此BIT談判會是雙方領導人關注的重中之重”,薄邁倫在閉幕記者會上說。
中美BIT談判于2008年啟動,目前已進行21輪談判。在最近一輪談判中,雙方交換了各自的負面清單改進出價,但圍繞負面清單仍有爭論。
“中國改良版的出價,減少了清單的長度和領域,但仍有35-40個領域被排除在外”,薄邁倫在回答中新社記者提問時指出,這反映出美中兩國視角、發(fā)展水平不同,也反映出“中國的改革和結構調整還在進程中,很典型的是金融領域,但不只是金融領域”。
“BIT談判不設時間表,我們的目標是高水平、全面的BIT”,在薄邁倫看來,“今年能否結束談判,取決于中方意愿跨多大的步子。”
“要達成高水平的BIT需要共同努力、相向而行,并不是中方一方努力就行”,中國國際經(jīng)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回應。在當天的記者會上,中美立場的差異可見一斑。
“美國的外資安全審查缺乏透明性”是中國工商界在美投資遇到的一大問題。張曉強指出,美方僅確定當投資于重要信息技術、重要基礎設施時要進行國家安全審查,“至于什么是重要基礎設施,什么是重要信息技術,沒有透明度,有很多隨意性”。
“中國國企中相當一大批已經(jīng)是市場經(jīng)濟主體,而美方提出的條款,仍然對中國國企有特定限制,中方商界認為這是不公平的”,張曉強透露,一家中國鋼鐵央企在討論中指出,鋼鐵行業(yè)是充分競爭的市場,但當其與美國企業(yè)在美國某州聯(lián)合建立鋼筋廠時,美國國會認為需要專門審查,而且持保留態(tài)度。
“第三方面,美方的出價強調美國國情——聯(lián)邦和州的關系,各州有立法權”,張曉強強調,“如果只是從數(shù)量上看,美方的負面清單很短,但加了一個‘各州法律規(guī)定例外’,中國企業(yè)在美國的投資不可能只在華盛頓特區(qū),而是實實在在得在美國各州投資,如果在各州投資缺乏名錄,會使中國企業(yè)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所有州法規(guī)都應該列入負面清單”,張曉強說,“我感到,中國的商界領袖強烈要求相向而行”。
雖然中美雙方對BIT負面清單的具體內(nèi)容仍有爭論,但薄邁倫在會后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任何時候,習奧會對于雙邊關系和世界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這次會面順利,在BIT上取得進展。當然最重要的是行動,而不是語言,我們期待著行動證明”。
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被稱為中美經(jīng)濟“二軌對話”。雖然其為民間屬性,但通過兩國工商界開放且富有建設性的討論,對兩國政府決策具有影響力。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習近平 中美工商領袖 高官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