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松綁文物拍賣資質等級制意義何在
近期,北京市文物局下發(fā)《關于拍賣企業(yè)經營文物拍賣許可相關事宜的通知》,指出市拍賣企業(yè)經營文物拍賣許可將不再進行一、二、三類的劃分。這宣告了從2003年開始施行的“文物拍賣資質等級制”壽終正寢,同時也預示著北京市藝術品拍賣企業(yè)不再有品類門檻限制。
按照規(guī)定,“文物拍賣資質等級制”從經營品類上分為三級:第一類是陶瓷、玉、石、金屬器等;第二類是書畫、古籍、郵品、手稿及文獻資料等;第三類是竹、漆、木器、家具、紡織品等。只有取得一類文物拍賣經營資質的拍賣企業(yè)可以拍賣全門類文物,其他拍賣行只能拍賣二、三類文物,規(guī)范經營三年并且已經聘請有相應的專業(yè)人員方可申請一類文物經營資質。
對于“文物拍賣資質等級制”的放開,很多業(yè)內人士都拍手稱快。但不可否認,這一政策在當時對藝術市場的健康發(fā)展是有益的,只是不再適應當前的市場形勢。有專家稱持續(xù)調整的市場行情對中小拍賣行的經營造成前所未有的考驗,有的甚至無奈退出了拍賣序列,這一新政的施行無疑是重大利好,還將影響到北京拍賣市場格局的變化。但這份遲來的解綁新政初衷是什么?真的能夠盤活拍賣市場嗎?
對市場的正面意義是有的,但放開的時間有點晚。“文物拍賣資質等級制”限制的主要是小拍賣行,因為大的拍賣公司都是全資質,只有中小拍賣行的資質是不健全的。在市場的壓力之下,很多小拍賣行已經退出市場,所以說放開意義不大,或許等將來有新公司入場,沒有資質限制才會變得有意義。
文物拍賣資質限定的主要是瓷雜、書畫等超年限文物,這些文物本身就是一種稀缺資源,解綁的意義不大。取消文物拍賣資質的門檻限制,能夠給中小拍賣行合理生存的空間,但資源依舊掌握在大公司的手里。蘇富比、佳士得兩家公司占據(jù)了全球拍賣成交份額的90%,這就是很好的例證。
這種利好可能要過幾年才能顯現(xiàn),很難有快速、直接的影響。這個“緊箍咒”的解除,能看出國家對文物市場的鼓勵和支持。但這個政策主觀上不是來救市的,是在清理整頓一些已經不再符合市場的法規(guī)條例,只是恰巧趕在這個時間段了。同時,文物局是市場監(jiān)管單位,不是運營單位,市場調整與否不是他們考慮的事情。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文物拍賣資質等級制 經營文物拍賣許可 文物拍賣 文物拍賣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