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體味習近平不忘根本、翠拂今人
2015年2月13日,農(nóng)歷乙未年春節(jié)前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陜西考察調(diào)研,向革命老區(qū)人民和全國各族人民祝賀新春。第一站,總書記到的是延安市延川縣梁家河村。
“小米飯把我養(yǎng)大,風雨中教我做人,臨別時送我上路……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梁家河并非習近平的出生之地,亦非他的家鄉(xiāng),但習近平早已把梁家河當成自己的根,他說過“陜北高原是我的根”。究其因,習近平年僅15歲時,就來到這片黃土地。在這里,他度過了“艱苦卻受益終生的插隊歲月”;在這里,他與父老鄉(xiāng)親建立了深厚感情;在這里,陶冶了情操,磨練了意志,更培養(yǎng)了信念:為人民做實事。幾十年的漫長歲月,輾轉(zhuǎn)多地,一名青蔥少年已成為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但他依然會說陜北方言,無論介紹夫人還是與“發(fā)小”攀談,都脫口使用當?shù)胤窖浴?ldquo;胡子里長滿故事,憨笑中埋著鄉(xiāng)音”,鄉(xiāng)音里有鄉(xiāng)愁,也有人情味;有低姿態(tài),也有最樸實的平民情懷。不裝、不端、不傲慢,正是不忘根的生動體現(xiàn)。
不忘根,也不忘本。“人情重懷土,飛鳥思故鄉(xiāng)”,習近平顯然已把梁家河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他熟悉這里的一草一木,思念這里的一草一木,更懷念和感念這里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自己掏錢給鄉(xiāng)親們帶去年貨,餃子粉、大米、食用油、肉制品,還有春聯(lián)、年畫,家家有份。禮物未必貴重,但有真情實意。其實,這不是習近平離開梁家河之后的第一次重返,他曾在1993年回到這里看望父老鄉(xiāng)親,并于2007年、2008年、2011年、2014年4次給梁家河村回信,表達惦念之情。“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這里”,絕非虛言,亦非套話。而這次重回故地,選擇時機是春節(jié)前夕,有向鄉(xiāng)親拜年之意,這是表達感恩之情;偕妻帶女,用心良苦,更見真誠,也更顯深意。俗話說“貧有大志,富不忘本”,這是美德,彌足珍貴,令人感懷。
勿忘根,不忘本,才能不忘根本。豐子愷喜歡畫楊柳,“千萬條陌頭細柳,條條不忘記根本”,因為楊柳“高而能下,高而不忘本”。豐子愷還描寫道:“它不需要高貴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陽光、泥土和水,便會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強健而美麗。”“(楊柳)常常俯首顧著下面,時時借了春風之力,向處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親吻。”一個人位高權(quán)重,更應(yīng)該像楊柳一樣不忘根本。不忘根本,才能枝繁葉茂,綠樹成蔭;不忘根本,才能翠拂今人,澤被后世。
習近平曾告誡領(lǐng)導(dǎo)干部要“六不忘”,其中就有一點,“始終不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宗旨”。中國共產(chǎn)黨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無論位居高位還是扎根基層,身為共產(chǎn)黨人,都應(yīng)該做到“一草一木當曉百姓利益,一言一行勿忘黨的宗旨”。習近平曾給市、縣委書記們念了一副對聯(lián):“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現(xiàn)實中,確有一些官員,隨著官位上升,卻日益忘本,忘了自己從哪里來、該到哪里去;忘了權(quán)力是誰給的、權(quán)力該干什么;更忘了自己本是公仆,卻鄙視百姓,一提起民眾就皺眉。不接地氣,哪有底氣?忘根忘本,哪能沉穩(wěn)?有些官員貪污腐化,走向了人民群眾的對立面,正是因為忘了根本,背棄宗旨。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以君為心,君以民為本。”“欲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古人留下的民本思想,至今仍不過時。而今天,我們共產(chǎn)黨人對民本思想已有所升華,對民本思想的理解顯然更深刻,也更有高度。不僅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當成奮斗目標,更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保障公民各項權(quán)利。這是對執(zhí)政倫理的重塑,也是對民本分量的闡述。“深入基層不放松,立根原在群眾中”,對公權(quán)力應(yīng)該時刻懷有敬畏之心、戒懼之感,不忘初衷方得始終,不忘使命才能不辱使命,不忘根本才能蹄疾步穩(wěn),擁有“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信心與偉力。
編輯:水靈
關(guān)鍵詞:習近平 不忘根本 翠拂今人 延安市 延川縣 梁家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