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27歲副市長惹爭議 干部選拔需由“伯樂相馬”變“賽場賽馬”
原標題:27歲博士副市長為何惹爭議?
李施軍資料圖
9月22日,龍海市政府網站公布了新一批市政府領導成員名單。名單中,李施軍為龍海市副市長。記者注意到,是江蘇南通人,1987年生,今年27歲,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博士研究生畢業(yè),200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4年8月參加工作。(9月25日東南網)
近日,龍海市27歲副市長事件引發(fā)網友熱議。近年來,隨著公開選拔年輕領導干部力度的加大,因為被組織信任與重視,越來越多的80后年輕干部如雨后春筍,頻頻出現在大眾視野,“最年輕”記錄被一再刷新,這說明了我們在領導干部任用選拔上的創(chuàng)新舉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年少為官,在古今中外都算不得新鮮事。有人說,從周森鋒,到牟陽,再到李施軍,他們成了眾矢之的,都是年齡惹的禍--29歲市長,25歲鎮(zhèn)長,27歲副市長。但他們之所以備受質疑,當真全是因為年齡嗎?
俗話說,“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一名優(yōu)秀干部的成長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最年輕官員”的升遷之所以屢屢成為焦點,實際上反映了在普通市民和媒體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思維定勢”,即大家都對當前的選官制度抱不信任態(tài)度,認為官員的升遷都是有擺不上桌面的陰暗理由,年齡只不過是這種情緒的一個宣泄口。
如前所述,李施軍等人的升遷之所以備受詬病,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整個任命過程奉行“神秘主義”,缺少公開透明。因此,為了真正做到尊重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就必須全力落實和推行官員任前公示制度,加大對擬任職人選的民主評議和監(jiān)督力度。
如果連對擬任職人選的基本工作情況都不清楚,那公眾怎么可能主張自己的監(jiān)督權利?又怎么知道用人是公平、公正的呢?退一步說,對即將履新的省管干部,公眾也有權了解他或她以前都干過些啥,到底有多大的能耐吧?如果這方面信息不對稱的話,那反而有可能使原本十分正常的官員調動,被一些人想當然地猜測成另一番模樣。公示制度不落實,越來越多的“最年輕x長”都將難脫被質疑甚至人肉的“厄運”。
真相不積極,傳言就會四起。我們要破除“潛規(guī)則”,消除公眾質疑,重獲信任,最根本的途徑就是要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科學嚴密的制度體系。目前,要盡快建立黨務政務公開制度、領導干部收入財產公開制度、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公開制度,特別要改革和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擴大干部工作的民主,變“伯樂相馬”為“賽場賽馬”,用制度來選拔人、造就人,才能徹底破除任人唯親、跑官要官和買官賣官等“潛規(guī)則”,約束和保障干部的健康成長。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27歲副市長 博士副市長 龍海市 伯樂相馬 干部選拔